1999年底,张玉宁决定申请转会,引发了辽足的强烈反应。球队对这位曾培养出的球员心生不满,认为他得势后便离开了球队,似乎有些“恩将仇报”。当时,张玉宁与辽足闹得非常僵,甚至以退役威胁俱乐部。最终,尽管转会未成功,张玉宁也因此失去了主力位置。
这为曲乐恒提供了机会,2000年超霸杯中,曲乐恒出奇不意地上演了帽子戏法,帮助辽足击败了双冠王山东鲁能。那一场比赛,曲乐恒迅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球员,变成了媒体和球迷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这也意味着张玉宁不得不重新面临竞争压力,曲乐恒凭借这一场的精彩表现,很快获得了主力位置,而张玉宁则逐渐被边缘化。
然而,张玉宁并未甘心被取而代之。车祸发生的前夜,张玉宁邀请了曲乐恒及队友王刚和王刚的女友一起吃饭,几人共饮,之后驾车返回。就在返程途中,张玉宁驾驶的车辆发生了严重车祸,撞上了一棵大树。事故发生后,曲乐恒当场被撞伤,无法动弹,而张玉宁则迅速被朋友边锋接走,直到王刚拨打电话,才将受伤的曲乐恒送进了医院。
此事故的真相成为争议的焦点。张玉宁酒后驾车毫无疑问,但事故发生后的疑问在于,他是否有意伤害曲乐恒。曲乐恒在事后指出,车祸发生前,张玉宁曾约他去酒吧,而边锋也曾在场威胁过他,声称张玉宁是“老七”,如果不是因为场合不对,可能早已动手。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曲乐恒选择了远离张玉宁,而他答应赴宴,则是因为张玉宁提到边锋想道歉,若不去后果自负。
这一系列复杂的情节引发了外界对“边锋”身份的好奇。边锋自称为沈阳国范集团的总经理,并坚决否认曾威胁过曲乐恒。他表示,自己仅因对足球的热爱与多名球员为友,从未涉及所谓的社会活动,更没有动过威胁曲乐恒的念头。双方各执一词,争执不下,但最终也未能得出明确结论。
车祸发生后,张玉宁虽然被认定为酒后驾驶的主要责任方,但他仍辩解称,自己并非故意伤害曲乐恒,且事故发生时,曲乐恒腰部受伤,无法动弹,导致他无法将其及时送医,最终选择让朋友来接走他。尽管这一解释存在争议,但也勉强合乎情理。无论如何,留下受伤的兄弟独自一人去面对痛苦,这一行为仍让张玉宁名声受损。
2004年,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,要求张玉宁赔偿曲乐恒234万元人民币,张玉宁在同年11月22日将赔偿款项支付给了曲乐恒,案件至此正式结束。而曲乐恒与辽足的劳动争议纠纷也在2010年得到解决,辽足需赔偿曲乐恒291万元人民币,分20年支付,每月六千余元。
然而,事故背后的真相始终没有明确结论。曲乐恒坚信事故中存在问题,但由于没有确凿证据,法院并未采纳他的说法。从旁观者的角度看,大家都愿意同情曲乐恒,觉得他是无辜的受害者,张玉宁因此陷入了被动局面。但从理性分析来看,张玉宁故意制造车祸的可能性并不大。车祸发生时,作为司机,张玉宁如何确保仅伤害曲乐恒而自己能够全身而退?这种“精准”的操作几乎不可能发生,除非张玉宁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安全。
此外,曲乐恒的实力也并非如此无可争议,他在超霸杯中的表现虽然出色,但之后的联赛上场7次,却没有进球或助攻。如此实力的曲乐恒,是否能轻易取代张玉宁的位置,还是值得商榷的。细细思量,张玉宁是否真的值得为一个尚未证明自己的年轻人去铤而走险?
纵观整个事件,张玉宁虽有动机,但也没有足够的理由付诸实践。说这起车祸是预谋,显得有些牵强,或许更多的是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。无论真相如何,这起事故始终成为一个未解的谜团,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事情的真相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辽足也未能从这场车祸的阴影中走出,球队逐渐走下坡路,曲乐恒、张玉宁、李金羽等核心球员相继离开,辽小虎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。这场车祸,最终没有任何赢家:张玉宁被指责并赔偿巨额款项,曲乐恒的职业生涯被毁,最终沦为残疾人。令人唏嘘不已。
二十多年过去了,这场悲剧已经成了历史,但对于曲乐恒的遗憾依旧无法抹去。至于其中的是非对错,或许永远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